本科教学

本科专业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本科教学» 本科专业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1-06-04 作者:  点击: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030503

 

 

一、专业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前身为创办于1982年政治教育专业(专科),1989年改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升为本科,200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本专业专职教师15人,其中正、副教授11人,硕士、博士12人,教学科研能力强。本专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对思想政治教育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强调基础理论与时代前沿、德育为先与综合素养、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专业技能与师范技能的高度统一,努力打造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以及政治课教师“六个要”“八统一”要求,扎根大武陵、立足大湘西、面向全省中等教育领域,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培养具有高尚师德、深厚的教育情怀、扎实政治理论知识,能胜任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中学思想政治课有关知识,及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思路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理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中学政治课教学工作。

预期学生毕业5年后能实现以下目标:

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事业具有较深情感。

2.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掌握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政治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方法明辨是非、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了解党和国家关于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

3.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正确地看待社会和人生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对中学生开展简单的心理疏导。

4.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法论理论知识;熟悉当前中学政治课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了解中学政治课教学模式,掌握备课、说课、授课、评课等基础教学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具备信息资料收集能力;具有规范的语言表达、书写、组织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在中学或相当教育机构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工作。

5.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善于运用口头和文字表达思想,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开展政治理论宣传、组织策划、思想政治工作。

6.具备基本的创新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了解学术规范,掌握基本的社会调查方法、文献搜集分析方法,能够独立开展基础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活动,能够进行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撰写教育调查报告和教研论文。

7.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信息处理方法,能够独立开展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学习,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势研判断能力。

三、毕业要求

通过专业学习,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方面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

通用标准

毕业要求的内涵

指标点

1.师德规范

为人师表,遵纪守法,以身作则,师德典范

1.1 了解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法规和政策

1.2 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无师德瑕疵

1.3 了解教师职业规范,师表形象端正

2.教育情怀

热爱教育事业,甘为人梯,诲

诲人不倦

2.1 愿意长期从事教育事业和德育工作

2.2 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2.3 对待思政教育业务精益求精

3.学科素养

掌握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3.1 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

     能够开展政治理论、政策宣讲

3.2熟悉中学政治课程标准、现行教材体系

3.3 了解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模式

4.教学能力

熟悉教育理论,熟练运用教学方法和技能

4.1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育基本功扎实

4.2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规律和方法

4.3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计算机成绩合格

5.班级指导

熟悉班主任工作理论和方法,有效指导学生团建工作

5.1 了解青年发展知识,胜任班主任工作

5.2 胜任学校少先队、共青团指导工作

5.3 能够组织策划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6.综合育人

协调学校内部教学、服务、管理协同育人;建设校外教育基地

6.1 担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指导教师

6.2 能够实施教学、管理育人,并指导学校全员育人

育人工作

7.学会反思

善于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次

7.1 能够开展常规教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7.2 能够主讲校级公开课,开发校本教材

8.沟通合作

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开展教育协同工作

8.1 能够独立开展家访、社会合作教育

8.2 能够团结同事,有效参与教学团队工作

8.2 能够担任一定范围的教育管理工作

四、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目标6

目标7

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

H

H

M

L

L

 

L

2.教育情怀

H

M

L

M

L

L

 

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

H

H

 

H

M

H

M

4.教学能力

L

M

L

H

M

L

 

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

L

M

 

L

M

M

L

6.综合育人

 

M

L

L

M

L

L

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

 

 

M

M

 

H

M

8.沟通合作

 

L

M

 

M

 

 

注:1.根据毕业要求对各项培养目标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低)表示该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贡献度的大小。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学生可在3-6年内修完本专业规定学分。

学位:授予法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政治学。

2.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文化学、法学概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实训)课、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及其他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

1.实验(实训)课教学(见表4(2)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见表4(2)

八、学分要求

最低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其中必修120学分;选修40学分。

九、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见表1

十、课程体系结构分布表(见表2

十一、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对应矩阵(见表3

十二、教学进程安排表(见表4

十三、辅修专业和双学位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见表5


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教学         活动

 

学期

理论教学

军事技能

实习见习

课程设计

社会实践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教育

其它

上课

考试

1

14

2

2

 

 

 

 

 

 

 

18

2

16

2

 

1

 

1

 

 

 

 

20

3

16

2

 

1

 

1

 

 

 

 

20

4

16

2

 

1

 

1

 

 

 

 

20

5

16

2

 

1

 

1

 

 

 

 

20

6

16

2

 

1

 

1

 

 

 

 

20

7

 

 

 

1

 

 

12

4

 

2

19

8

 

 

 

 

 

 

 

8

2

4

14

合计

94

12

2

6

0

5

12

12

2

6

151

2    课程体系结构分布表

课 程 类 型

学分要求

学分总数

百分比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必修课

33

44

27.2%

通识选修课

11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课

17

        86

53.1%

专业教育课程

必修课

51

 

选修课

18

 

 

教师教育课程(师范专业)

必修课

24

28

17.3%


上一条:我院本科生实习队在古丈一中举行政治知识竞赛

关闭